时间:2024/1/24来源:本站原创作者:佚名

中华文化博大精深,源远流长,包罗万千,其中的一个分支,便是俗话。俗话,是通俗易懂,但是言简意赅的话语,很多俗话,是经过一代又一代的人们,口口相传,流传至今的。除此之外,俗话还有一个非常接地气的特性,即很多俗话,都是取材于生活,作用于生活的,也正是因为如此,俗话涵盖的范围极其广泛,几乎是衣食住行,无所不包,无所不揽。其中,有这么一类俗话,是涉及到古人对于住房的讲究,也就是阳宅风水,例如今天要讲的这句——“前有草后有山,东有池西有冈”,这句俗话是什么意思呢?有何道理?

一、古代的风水学

风水,是一门流传甚久的民间学问,其起源,最早能够追溯到夏商周时期,在先秦时期,风水得到了孕育,在唐宋时期,风水在民间开始盛行,明清时期,风水在坊间,可以说是泛滥。风水,最早被称为堪舆,根据古籍的记载:“堪,天道也,舆,地道也”,从这个解释,不难发现,风水的本质,实际上讲究的是“天人合一”,既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,探究人与环境的微妙关系。

而风水被用于建筑,记载在《尚书》中,其中记载:“成王在丰,欲建宅邑,使召公先相宅”,魏晋时期的郭璞,在《葬书》中,首次对风水提出定义,郭璞也因此被后世称为风水学的鼻祖。《葬书》自然是风水中的经典之作,除此之外,古代涉及风水的典籍,不在少数,例如汉代的《宫宅地形》、《图宅术》等等。

二、前有草后有山,东有池西有冈

古人对于阳宅风水,讲究的是藏风和避风,藏的是一些温暖的风,避开的是寒冷的风,以此来营造出一个温暖的生存环境,古代建筑的“坐北朝南”,便是遵循这个道理,坐北朝南能够用墙体挡住寒风,用大门迎接暖风。

回过头来看这句俗话“前有草后有山,东有池西有冈”,它便是所谓的“阳宅四大局”,前是朱雀、后是玄武,东是青龙,西是白虎,在明朝万历年间的风水典籍《阳宅十书》中,就曾记载道:“凡宅左有流水谓之青龙,右有长道谓之白虎,前有汗池谓之朱雀,后有丘陵谓之玄武,为最贵地”

正如上文所说,风水探究的是人与环境的微妙关系,那么,便从环境的角度,解读这句俗话,探究其中的道理。

1、前有草,后有山。

俗话的这前半句,取自于北宋时期的官修地理风水典籍《重校正地理新书》。

前有草代表着房前的土地肥沃,适宜作物生长,而古代的人们,会在房前种植作物。因为房前的采光极佳,同时门前也是人们活动较为频繁的区域,房前植被茂盛,既能够提高作物收成,同时也能增添生机,装点环境,愉悦心情。

俗话说,“靠山吃山,靠水吃水”,如果房后有丘陵,不仅仅会让人在视野上觉得踏实,同时丘陵能够给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,提供足够的资源,例如柴火、牲畜、家禽等等。

2、东有池西有冈

东有池。既指的是房屋的左侧有水流、池塘,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水,也就是风水中所说的“近水”,靠近水源,不仅仅在生活用水上比较方便,同时也有利于农事灌溉,“近水向阳”,既水源不仅仅要方便,同时要有阳光的照射,而房屋的东面,采光则比较好,阳光能够消灭水中的细菌和病毒,更能保证水质。西有冈指的是房屋的右侧,有山体阻挡,这主要是为了抵御西北寒风

总结:

以上,便是俗话:“前有草后有山,东有池西有冈”的解释,可见,这句俗话还是有一定依据,并不是空穴来风的,当然,随着时代的发展,人们的住房风格和环境也发生了改变,这句俗话很多情况下是用不到的,但是,这句俗话的核心精神,是值得人们借鉴的,既“天人合一”,在房屋的建造过程中,不能仅仅只考虑房屋本身,而且要考虑到房屋所处的环境,因地制宜,尽可能达到人与自然,人与环境和谐统一的目的。

对此,你怎么看?欢迎评论交流。


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:http://www.qinggangzx.com/qgxms/12915.html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