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,七七事变80周年 硝烟散去,和平安宁 然而,曾经的苦难不能忘 曾经的牺牲不敢忘 幸存下来的战士们更不敢忘 他们,曾意气风发、热血倾洒 时光匆匆 如今 或渐渐远去,或风烛残年 在我市玉泉镇龙兴村就有一位老兵,虽然他没有上阵杀敌,但他却用无悔的信念践行着一名老军人、老党员的诺言。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老兵王友明 去听听他过去的故事 ▼▼▼ 王友明是年3月参军的,那一年他22岁,抱着保家卫国的一腔热情,他离开家乡进入部队。参军后不久,王友明所在部队便接到任务到辽宁省去挖山洞,因为那个年代没有任何机械,修路和挖山洞全凭炸药、大锤和凿子,军车把他们送到目的地便离开了,接下来的日子他们便没日没夜地干活,那是他当新兵的第一年,那一年,他也充分感受到了军队生活的艰辛。长期超强度的工作,让许多新兵的思想开始动摇,行动上开始退缩,但是王友明却凭着一种信念,一股韧劲坚持到了最后。 我是个共产党员,为革命,人家那些流血牺牲的先烈连死都不怕,我还怕困难吗? 就这样,王友明一干就是两年,手上的皮破了又好,好了又破,不知掉了多少层。年,响应部队的号召,王友明又随部队来到了黑龙江,在大兴安岭做起了伐木工作,也是在那里一次意外造成了他身体的残疾。 6个人抬几百斤的青冈树走山路,我是班长就带头抬前面结果摔倒了,树落下来就打到了我的背上。 这一次王友明的脊背严重受伤,至今身体里还留有一片20多厘米长的钢片。在接下来的几年里,王友明去过北大荒种地,也去过河北参加部队训练,每到一处,王友明都挑重活、苦活干,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“学雷锋,把方便留给别人,把困难留给自己”。 在部队的10多年时间里,他立过三次功,曾连续9年获得“五好战士”的称号,他所带的班也连续多年被评为“四好班”。一时间,王友明成为了所在连队的名人,全连队喊起了“远学梁竹江近学王友明”的口号,这也更加坚定了王友明一心向党,无悔付出的信念。 把生命交给党,平时没有打仗,就努力工作,要打起仗来就学董存瑞、黄继光。 年,因为表现突出,王友明被评为了他所在部队的“全师劳模五好标兵”,被邀请到人民大会堂为几千人做报告,这也成为了他这一辈子最难忘、最自豪的经历。年,王友明退伍回到玉泉镇,虽然已经离开部队,但是他仍然以一名老军人、老党员严格要求自己,遇到事情总是冲到最前面。 如今,老人膝下儿孙满堂,早已到了安享晚年的时候,但是王友明却闲不住,他还在尽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践行着一名老军人、老党员的诺言。 为了党和国家王友明倾注了一生,回忆50年前的峥嵘岁月,老人有太多感慨,虽然尝遍了苦楚,但是说起这些经历,老人脸上却始终挂着爽朗的笑容。最后,当问起老人曾经参军的选择时,他坚定地说出了三个字“不后悔”! 其他人都在看1.这是一篇超级有料的北京中科医院爆光北京治疗严重白癜风的医院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