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一本书都是一片大海, 汹涌着作者自在激情的潮汐。 这写作和阅读的激情, 源自对知识的不竭渴求, 对美好生活的本能亲近, 对认知自我的强烈冲动。 今天分享的5本好书,已入选“新京报书评周刊年度好书入围书单”,涉及社科、国故、艺术、新知4个类型。 1.《汉学书评》一门学问之进展,常有赖于公平的评介。 汉学界第一流学人杨联陞先生,中英文书评首次结集翻译出版。 我们对书评真的重视吗? 书评,作为一种写作形式独立吗? 我说杨联陞先生这本书重要,就重要在它引发了我们对书评写作的思考,对一种文体或写作形式的敬意。 ——绿茶 学者余英时称其为“中国文化的海外媒介”,赞其书评“篇篇都有深度,能纠正原著中的重大失误,或澄清专家困惑已久的关键问题,其结果是把专门领域内的知识向前推进一步”。 书评,是一种寻常却又特别的学问表达。杨联陞的学识是最传统的中国百科全书的知识。杨先生自比为汉学看门人,其书评驰誉学界。如何读书,如何评论,杨先生的书评垂范后世。他最精彩的学问,多半见于他写的书评。 本书辑录了杨先生60余篇中英文书评,所评皆为名家代表著作,内容遍涉语言、官制、考古、地理、边疆史、文学史、科技史、经济思想史、书画史、佛教史、史学史、敦煌学等领域,包罗中国文化史,显示了先生学问之博雅。如评刘若愚《中国之侠》:从中国社会史关于侠的传统到社会离心力、向心力之关联等。 书评周刊推荐理由:书评能有多重要?杨联陞认为,一门学问之进展,常有赖于公平的评介。杨联陞是著名史学家,上世纪三十年代求学于清华,四十年代负笈哈佛,后来成为西方汉学界第一流学人。而他最精彩的学问,多半见于他写的书评。这本《汉学书评》,是杨联陞先生的中英文书评首次结集翻译出版。 杨联陞说:“写书评最重要的,是要先知道这一门学问的现状、行情,这自然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。”他的书评,篇篇都有深度,能纠正原著中的重大失误,或澄清专家所困惑已久的关键问题,在指错纠谬之外,还提供大量有关领域的补充文献。其意全在帮助原作的著译者,其结果是把专门领域内的知识向前推进一步。 2.《怎样观察一棵树:探寻常见树木的非凡秘密》发现身边的自然奇迹 年美国国家户外图书奖 年《纽约时报》最佳园艺类图书 商务印书馆人文社科十大好书 我看了《怎样观察一棵树》之后实在太喜欢了,这本书的装帧设计极其精美,而且博物学最核心的一个词是“观察”,这是它的立学之本,它教给你一个方法怎么在日常生活中用博物学去改善自己的生活。——李潘中央电视台《读书》制片人 此处展示的是(从左至右)黑桦、北美柿和北美圆柏的树皮。 思考比了解更有意思,但比不上观察。 ——歌德 大自然经得起最仔细的观察 ——梭罗 不是缺少美,而是缺少美的发现。 ——罗丹 人人都知道树长什么样子,对吗? 但你真的观察过红花槭上精巧的花朵吗? 或是鹅掌楸正在萌发的嫩叶? 水青冈的枝条? 当你仔细观察一棵树时,一个被形状和细节填充的新世界会向你敞开大门——你将看见你不曾知晓的美,你将用一种全新的方式去欣赏树木。当你能够从一棵树的生长轨迹中感受生命的四季,你会真正领略自然那激励人心的力量与美妙。 虽然银杏“果”的杏色惹人喜爱,但腐烂后就不那么招人待见了。它散发出的气味使它得名“臭弹树”。 书评周刊推荐理由:“思考比了解更有意思,但比不上观察。”歌德的这句话印在了《怎样观察一棵树》其中一章的首页上。“观察”是这部书的一切——两位作者分别用文字和影像,带着读者将细致敏锐的目光投向身边最常见的树木,白点风能治疗白癜风的医院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