连翘,很多人只知道它是一味药材。然而,对于很多山里人说,它是经济作物,是生活的希望,一家人的吃喝拉撒都和连翘有关。他们眼里的连翘肯定和我们眼里的不一样。看看一个拥有文学梦的山里女子,如何从大山和连翘中汲取养分,诠释对生活的热爱。 文 石淑芳 豫记 豫西植被繁茂,药材众多,因而各个山脉皆可称为药山,其中最常见的是连翘。连翘又名青翘,黄花条,有清热解毒的作用。它的身影漫山遍野,无论从大山的褶皱、平面还是侧面看过去,都能瞭望到它率领绿色织出波澜壮阔的锦缎。 夏收的麦子摊晒晾干,秋季的回茬玉米种上,安然的消夏开始。这时候人们开始期盼增加收入的副业:捋连翘开始了。 为捋连翘 练就一身行走山间攀援功夫 清早的炊烟唤醒村庄,一碗热腾腾香喷喷的糁子汤,一碟炒酸菜扒拉下肚,就斜挎着蛇皮袋缝成的布袋呼朋唤友往山上走去。 蜿蜒公路的半道,斜刺里一条小路如初学写字者笨拙划出的一撇,其中招摇植物们欢迎的手掌。蹭裤腿的,撩脑袋的,黏在衣服上安营扎寨的,都是花木们饱满的热情。山间公路边的悬崖上,翠叶装扮的细长藤蔓上,挂着一串串小桃一样的连翘果实。 此时正是连翘采摘旺季。 山间长大,我擅于攀援,乘着一根荆条蔓的滑索,我在草尖上的行走,身轻如燕。身手灵动得益于捋连翘,小时候的学费,成家后的油盐,及至我踏上文学道路的买书,都是连翘的鼎力相助。 蹲在一泓潺潺清泉前,捧一掬甘醇喝了,然后洗了手脸,跟一块朴拙的青石板和一群小鱼小虾挥别,往山上款款而行。 炎夏的大山,不仅有几朵盛装的野百合开路,更有质地清脆的鸟语和徐徐清风馈赠。 走过烟地、豆地和玉米地,来到绿意葱茏的坡跟,仰仗树荫的庇护,捋连翘不晒酷热,对整日奔忙练就的好身板,也不繁重,面对着广袤的绿野,还充满诗意。就着负氧离子饱和的清新空气,手持一朵花,一曲信天游吼出来,心旷神怡。 捋连翘 其实是伙伴对生活的“不抛弃,不放弃” 左上面洋槐树侧,二婶哑着嗓子操着一口地道本地方言,有滋有味在讲一个经年的老故事,身边一丛连翘枝叶呼呼闪闪,摆动的幅度不小;右下首从城里回来的欢欢戏说城里的见闻,旁人从她言语间的幽默处爆出一阵笑。 不善言辞的大春直接用一句高亢的蒲剧发言,他的老生唱腔音色甜腻,土音里拖出的婉转,像陈酿的玉米酒。寂寂大山,因连翘带来的人气绚丽而丰沛。 捋连翘,是我常态的生活。连翘换来的纸张、笔墨、邮票,承载我对文学的坚守。文字命运未卜,却能从内在点燃我。我从文字那里汲取的营养,使得我从内到外焕发勃勃生机。整个夏季,我都走在捋连翘的路上。 和我一起捋连翘的是我的铁杆姐妹小灿。她胖嘟嘟圆滚滚像吸饱桑叶的蚕,一个不太高的土堰她都要鼓涌半天,脚底打几次滑才攀上去。 前年她去县城饭店洗碗,一年的工资奉献给患腿病的老妈,去年没出门在家营务西红柿,碰上西红柿跌价,她心灰意懒,路边倾倒、鸡啄狗刨,甚至让它们在架上随随便便红到终老,总之是不愿让人再提西红柿。 到坡上捋连翘她红光满面,边走边吆喝:走呀,人长着胳膊长着手,干啥都能活人哩!二丫感冒,拖着浓重的鼻音反驳别人对她的取笑:咋哩,劳动最光荣,轻伤不下火线,我这是热爱生活的表现!全忘了前几日她被野蜂蛰肿额头时的抱怨。 而老幺的男人在矿山,闺女女婿都给钱,只要看见别人上山,尽管哮喘使她的呼吸沉滞、艰涩,大张着嘴巴像露出水面的鱼,她还是挎着蛇皮袋气喘吁吁撵来,一天也不歇晌。 当连翘和收入挂钩 农人们最担心的便是寒流 连翘的果实采完了,人们开始捋叶,连翘嫩叶可以泡茶,老叶可以治病。打麦场上、场院里,到处摊晒着连翘叶。 连翘和农人收入息息相关,因此和庄稼一样,它的丰产和歉收,都紧紧拽着农人的心。连翘花盛开的早春,寒流袭来,最让人担忧,如果冻掉了花朵,就是冻掉了农人的额外收入。人们望着山岗上波澜壮阔连篇累牍的娇嫩黄色,默默祈祷,愿得花儿披荆斩棘,经得起刀风霜剑,迎来秋天的圆满。 进城的人多了,山乡的土地渐渐荒芜了。一辈子和土地打交道的母亲见不得土地白白长出野草,她拽草腾地,然后从山上移栽连翘,培土、浇灌,一日日过去,她的几亩地全部覆盖绿色的连翘,那些连翘,在夏末初秋的风里摇曳,在母亲关于收成的展望里摇曳。 连翘在早春田野,首先睁开惺忪的睡眼。 寒流未完全退潮的霜气中,它以金黄色的热情踏遍伏牛山的角落。漫山漫野的金黄啊,蜿蜿蜒蜒,铺天盖地而来,把大山映衬地活力四射,魅力无穷。 它们激情饱满地打开春天的序曲,在桃红柳绿的热闹里,朴拙安静地孕育初果。它俯卧在一棵青冈树下,被遮了阴凉,但毫无怨言,尽力踮起脚尖,侧身在巍峨的悬崖,脚下土地贫瘠,也不放弃对生命的张扬。它浑身是宝,却默默无闻,朴素顽强地一如我的山里乡亲。 及至我走出大山,那一片片壮观的金黄,还一遍遍铺陈在我的梦里。开满黄花的山岗,承载了我多少思乡的情怀! (图片来源于网络) 作者简介石淑芳,《洛神》杂志编辑。出版长篇小说《山女的世界下着雨》,获得河南省“文鼎中原长篇小说精品工程”优秀奖。年出版散文集《长在山间的文字》。在《中国作家》,《莽原》,《山花》,《雨花》等近百家杂志发文。多篇作品入选全国年度选本和高中语文试卷,获首届奔流文学奖。 推荐阅读 你叫范雨素,我是石淑芳,河南那朵迟开的洋槐花 一个只有初中学历的灵宝村姑,不烧火做饭不下地干活,靠17年的85本日记震动了中国文坛 赞赏 长按百癜疯百癣夏塔热片疗效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