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周最热:年后的大青冈,太牛啦!你敢想嘛?(点击查看) 导语 中国猛犸象故乡--青冈 青冈--这方古老而神奇的土地,蕴藏着百万年冰河生物的厚重与沧桑。 青冈--这片宽广又壮美的沃土,承载着51万干部群众的希望与荣光。 为了让县内外各界人士更加直观地了解青冈,感受以猛犸象、披毛犀、东北野牛等为代表的第四纪古生物文化魅力,领略青冈大繁荣大发展的崭新面貌。 青冈县委宣传部特推出歌曲《万古冰河映青冈》,带领大家重温冰河世纪的历史,聆听远古生物的呼声,感受猛犸象故乡风采。 建议在环境下观看! 人类社会进入了公元年,正值北半球夏季。在中国黑龙江省青冈县芦河镇,一场大雨过后,乌云散去,阳光灿烂,出行的人途经宏伟水库时,见被雨冲刷的坝堤上横着一根巨大的动物骨头,发现它的人觉得奇怪,这是什么骨头?他把骨头带回了村里。村里没人认识这是什么骨头,送到县里也没人拿准这到底是什么骨头;后来几经周折,这根骨头被带到了省城,经过专家鉴定,这是一万多年前就灭绝了的第四纪古脊椎动物猛犸象门齿化石。 啊,原来是猛犸象骨头,曾听过猛犸象的传说。这一发现,当时并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。但有一些人注意到了化石的价值,开始悄悄地在河床附近和一些小流域沟坡寻找挖掘化石,把挖掘出的化石拿到城市的古董市场上卖。由于保护的不够,大量化石就这样开始流失了。据初步统计,天津市河西区自然博物馆,黑龙江省博物馆,大庆市博物馆,萝北县明山岛等一些博物馆,均有来自青冈出土的猛犸象化石。特别是大庆市博物馆,猛犸象化石40%来自青冈。青冈县从发现第一个猛犸象门齿化石后的几十年,先后在德胜乡、永丰镇、芦河镇、民政镇、兴华镇、劳动镇、柞岗镇、迎春镇、新村乡等地陆续发现古动物化石出土点40多处,以猛犸象和披毛犀为代表的第四纪古脊椎动物实体化石达3种之多。 古生物化石是大自然赐给青冈这片黑土地的,是不可再生资源,再也不能被人私挖乱掘了,再也不能让化石流失了。近几年,青冈县委、县政府对古生物化石的保护非常重视,在加大保护工作力度的同时,多次请来省国土资源厅领导和有关专家进行实地踏查。丰富的古生物化石使领导和专家感到震撼,一万多年前古生物在这里活动的场景似乎重现在眼前。专家认为,青冈县第四纪古脊椎动物实体化石发现较早,种类多,较集中,数量大,其价值相当高。 猛犸象在鞑靼语中是“地下居住者”的意思,它是由距今万年前的真象类剑齿象等演化而来的。猛犸象有着粗壮的腿,特别大的头,嘴部长出一对弯曲的大门牙。一头成熟的猛犸象,身长约5米,体高约3米,门齿长约1.5米,体重在5吨左右,身上披着黑色或棕褐色的细密长毛,皮很厚,具有极厚的脂肪,有很强的耐寒能力,被称为冰河巨兽,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象。距今约一万年前,猛犸象突然灭绝了,这一事件被我们人类视作距地球最近一次冰川时代结束的标志。 披毛犀生活在晚更新世,分布范围从朝鲜半岛到欧洲的苏格兰,整个欧亚大陆北部都有它的化石发现,直到一万年前才灭绝,它是最著名的冰河动物之一。晚期智人曾与披毛犀共同生活在一起,他们曾把披毛犀的图像绘制在洞穴壁画上,留下了披毛犀当时生活的样子。披毛犀头部的额鼻骨上长着一前一后的两只角,很像今日非洲的双角犀牛;但化石骨架上已看不到这种犀角,这是因为它的角不是骨质而是表皮质的,早已经随皮肉一起烂掉了,只在骨头的相应部位留有两块麻麻约约的骨瘤,证明以前在这里确曾长角。在俄罗斯西伯利亚的永久冻土层中发现过皮肉犹存的披毛犀尸体,它身上长着长毛和绒毛,头上的两支犀角,特别是前边的一支,较长大而向前斜伸出,正适应除去地面的积雪以便吃雪下的枯草。 在晚更新世时期,西伯利亚是地球大冰川中心,有冰窟和极寒之称。我国的黑龙江省距西伯利亚较近,青冈县地处北纬46.6°,东经16°,这里夏季较短,冬季漫长,当时的气温大约比现在低6℃到8℃。植物组成基本上和现代类似,只是分带上稍有不同。广袤的草原地带为猛犸象和披毛犀等野生动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,这里成了它们的栖息地。又过了千百万年,冰河期结束了,大自然再一次改变了地球上生物的生存环境。在百万年前就进化到能直立行走的人类,靠自己的智慧适应着大自然的变化,顽强地生存下来,逐渐成了地球的主宰者。猛犸象和披毛犀走进了历史,在温暖的气候下,闭上眼睛长眠了。 摘自年11月7日黑龙江日报3版 你所看到的,也许正是别人所需要的! ?对此文感兴趣,还可点击文章右下角「写评论」 ▉信息来源网络邻里君整理编辑▉欢迎赐稿:qq.看白癜风最好的医院是哪个北京中科医院爆光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:http://www.qinggangzx.com/qgxfc/63.html |